当前位置: 网站华球 > 系部新闻 > 正文

艺术设计系举办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蜡染技艺体验活动

【来源:艺术设计系 | 发布日期:2019-11-25 】

2019年11月19日至11月21日,艺术设计系在蜡染实训室举办了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蜡染技艺体验活动。本次活动由我系杨慧梅老师作为主讲人,并邀请到了来自贵州省榕江县的蜡染技艺传承人杨世小老师。

 

蜡染是许多少数民族常用的布面装饰技法,古称“蜡缬(xié)”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2006年苗族蜡染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蜡染属于一种防染技艺,主要原理是用蜡作为防染剂,封闭一部分面料,使得色素无法附着在这部分织物上,从而和其他部分产生颜色的区别,组成花纹。另外,蜡染的过程中由于蜡本身脆硬的特质,受外力挤压会产生裂痕,使得最后染出的花纹上有不可复制的“冰裂纹”效果,也是蜡染的一个重要的欣赏点。

 

 

11月19日,杨慧梅老师进行蜡染知识的全面讲解,为同学们详细的讲述了蜡染从面料处理、绘制蜡花、到浸染、脱蜡的全过程,并且延伸讲解了关于蜡温控制、蜡刀使用方法、染料相关知识等内容。讲解结束后,传承人杨世小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使用蜡刀、绘制蜡花的示范。

 

 

同学们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挑选自己喜欢的花纹进行蜡染技艺体验。为了使同学们在活动中能够更加理解蜡染的乐趣和成就感,杨慧梅老师为大家选择了较易完成的蜡染围巾进行制作。对于传承人老师来说,蜡花是信手拈来的,她们不需要事先在布面上进行描绘就可以绘制出美丽的花纹。而同学们则在老师的带领下拓印自己喜欢的图样在布面上,以便于更好的绘制花纹。

 

 

11月20日至21日同学们在老师和志愿者带领下学习了染制与染缸养护,并完成了作品清洗、退蜡、晾晒等后续步骤,制作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蜡染围巾。

 

 

三天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暂,虽然有些遗憾,但是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基本都完成了自己的围巾的制作,对于他们来说,蜡染不再是一个仅仅在纸面和文献上看到的传说,成为了一个亲身体会过、懂得其中乐趣并获得了成就感的经历。

 

 

在蜡染活动期间,其他院校的教师、社会人士以及我院其他系部师生也前来参与了蜡染技艺的体验,感受贵州民族民间技艺的独特魅力。

 

 

艺术设计系希望通过这次蜡染技艺体验活动,使师生更加深入了解贵州蜡染,加深对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感情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