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华球 > 系部新闻 > 正文

诗韵飞扬,审美共鸣--我系成功举办现代诗歌审美专题讲座

【来源:艺术设计系 | 发布日期:2024-05-17 】

“每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师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华球艺术设计系联合贵州省文化馆、贵州省图书馆以及群山之心、书漾读书会,共同举办了“现代诗歌审美活动”。本次活动于5月16日16:00-18:00在我校乐学楼306阶梯教室举行。出席领导和嘉宾分别有:华球党委副书记杜平教授,贵州省文化馆党委副书记、贵州省文化馆馆长、贵州省艺术科学学会会长龙仕勇先生,贵州省图书馆副馆长付光磊先生,著名诗人洺雁,群山之心创始人、诗人梦亦非,书漾读书会创始人诗人张婷,华球艺术设计系主任谢春涛,华球图书馆副馆长罗传清。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诗歌的力量,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艺术设计系和文化旅游系近百多名师生到场聆听讲座。

在诗歌分享会上,三位嘉宾对自己的部分代表诗歌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赏析,从诗歌的主题、意象、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使在场的师生对现代诗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个性化的创作视角,使得现代诗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引发他们的共鸣。诗人梦亦非在讲座中所强调:“每一首现代诗歌都是作者独特心灵的写照,它们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情感和创新的表达方式,触动着读者的心弦。”这种个性化与审美共鸣的交织,使得现代诗歌成为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

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道出一种景情关系:“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诗人洺雁在讲座中分享了的一首《再写桃花》正是将“情中景”与”景中情”妙合无垠。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情景交融,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在诗歌朗诵环节,学生代表登台朗诵了他们的原创诗歌作品。他们用字符交织出自由场域,这些作品或激昂,或温婉,或古意生发。充分展示了诗歌的多样性和多重魅力。现代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魅力在于能够深入人心,唤起读者的共鸣。这种共鸣并非偶然,而是源于诗歌所蕴含的个性化元素与读者的审美需求相契合。

一场别开生面的现代诗歌审美讲座如清泉般滋润了人们的心灵。洺雁、梦亦非、张婷三位诗人的精彩分享,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现代诗歌的韵味与魅力。正如一位听众在分享会上所说:“诗歌不仅是文字的游戏,更是心灵的触动。”这场讲座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现代诗歌的无限魅力,更引发了关于个性化与审美共鸣的深刻思考。

本次现代诗歌分享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进一步弘扬了现代诗歌文化,提高了师生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未来,我们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师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师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现代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美学品味以及综合素养。

(图文:石绍芬)

附:诗人简介

洺雁:原名周洺燕,祖籍江苏,自由创作者,现居贵州贵阳。从事诗歌创作至今。作品发表于《山花》、《山东诗人》、《星星诗刊》等期刊杂志以及各年度诗歌选本,其中组诗《我在大雨之前出走》转载于《新华文摘》,部份作品被选入《诗选刊》2016年度大展,获《中国当代诗歌》2015--2016,新锐奖。获《山东诗人》2016年度诗人新锐奖。

梦亦非:1975年生于贵州,布依族,诗人,小说家,评论家,《零点》主编,“地域写作”发起者与理论建构者;“东山雅集”“70后诗歌论坛”召集人。出版有《苍凉归途》、《爱丽丝漫游70后》、《儿女英雄传》,《碧城书》、《没有人是无辜的》等诗歌、评论、小说、随笔与学术著作四十余部。群山之心诗歌主题精品民宿创始人。

张婷:书漾读书会创始人、贵州广播电视台书漾工作室负责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荣立公安部二等功一次。出版有长诗集《喊一声小马哥》,《茶“缨”雄》,《风儿 婷儿》,《善广顺行》(合著),散文集《仰慕星空》,作品入选《亲历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 90 后卷》。

  一审:石绍芬   二审:徐闻涛   三审:谢春涛
  一校:杨大刚   二校:张玮   三校: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