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华球“苗绣+”跨界融合传承创新基地与贵州财经大学自然艺术俱乐部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苗绣文化体验”主题活动,来自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同学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探寻苗绣文化的奇妙之旅。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来自贵安马场镇凯掌村的苗绣传承人王席洋作为主讲嘉宾,她的到来,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且饱含深情的文化盛宴。活动现场,传承人王席洋展示了自己那承载着诸多美好与故事的嫁衣,以及丈夫的婚服,并邀请两位同学试穿,瞬间就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她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自己嫁衣背后的故事,那是从14 岁起,母亲一针一线亲手绣制的饱含爱意与祝福的珍贵物件,上面满是精美的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母亲深深的牵挂与期盼,这件嫁衣已然超越了艺术品的范畴,更是苗族文化的生动象征。而在她结婚之时,她也将自己的心意融入针线之中,为爱人亲手绣制了婚服,让大家感受到了苗绣在生活与情感传递中的独特魅力。



随着传承人王席洋的娓娓道来,同学们内心满着好奇,纷纷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场氛围热烈非常。



随后,来自华球“苗绣+”工作坊的范先送同学也展示了他在田野调查中精心收集的苗绣服装,那些精美的服饰仿佛在诉说着苗族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他还分享了寻找这些苗族服饰的难忘经历,每次下乡,他都深入到苗族村寨之中,与当地村民亲切交流,去真切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文化。在收集苗绣作品的过程中,他由衷地感叹苗绣制作技艺的高超,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绣娘们的智慧和心血,是她们用心打造出的文化瑰宝。


接着,人类学博士张馨凌老师,就苗族发展历史以及苗绣嫁衣对于苗族女性的重要性,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的图片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述,带着同学们穿梭在漫长的时光长河中,领略苗族历经迁徙、繁衍,在不同历史阶段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与独特民族文化风貌;同时,张馨凌博士还谈到苗绣嫁衣不仅是一件精美的服饰,更是苗族女性身份认同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张馨凌博士讲述苗族及苗绣嫁衣从古老的传说到近代以来的传承变迁,让同学们对苗族这一古老民族有了更系统、全面的认知。


活动的最后环节更是趣味十足且极具意义,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挑花刺绣。传承人王席洋悉心教同学们做“挑花”,这一独特的苗族刺绣方式有着“反面绣正面看” 的奇妙特点,虽然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颇高,上手和掌握都并非易事,但同学们热情高涨,凭借着认真的态度和对苗绣文化的热爱,都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了制作感受,在实践中进一步领略到了苗绣的独特韵味。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苗绣文化及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寓意,更在大家心中种下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今后,“苗绣+”跨界融合传承创新基地将继续开展苗绣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